分享好友 汽车测试百科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R1234yf制冷剂泄漏研究

2024-07-08 13:5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热管理系统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备受关注。相较于传统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在热管理系统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其中,采用热泵空调系统并利用液冷冷却电池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制冷剂充注量比传统汽车空调增加了400~800克。如果使用可燃制冷剂,一旦发生泄漏并扩散至乘员舱,燃烧风险将显著增大。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R1234yf制冷剂在蒸发器破损泄漏后随送风进入乘员舱的浓度变化过程和最高浓度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了不同车型对制冷剂浓度的影响。


一、R1234yf制冷剂特性及其应用


R1234yf制冷剂是一种新型低全球变暖潜值(GWP)的制冷剂,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相比传统的R134a制冷剂,R1234yf的GWP值低至4,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然而,R1234yf制冷剂具有一定的可燃性,这对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二、数值模拟方法


为了模拟R1234yf制冷剂在新能源汽车乘员舱内的泄漏过程,本文采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过程中,设定了以下条件:


泄漏源位置:蒸发器破损处;


泄漏速率:根据实际工况设定;


送风系统:模拟空调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送风情况;


乘员舱模型:采用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乘员舱模型,包括前排和后排座位布置。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动态监测R1234yf制冷剂在泄漏后的浓度变化及其扩散过程。


三、结果与讨论


1. 制冷剂浓度变化过程


模拟结果表明,R1234yf制冷剂在蒸发器破损泄漏后,随着送风系统的运行,迅速扩散至整个乘员舱。初始阶段,制冷剂浓度在泄漏源附近较高,随后逐渐扩散至乘员舱各处。由于后排座位相对封闭,制冷剂在后排更容易聚集。


2. 不同位置的浓度分布


通过对乘员舱内不同位置的制冷剂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


后排位置:制冷剂浓度较前排高,最高平均R1234yf体积浓度达到1.58%;


乘客呼吸点:4位乘客呼吸点的最高平均R1234yf体积浓度为0.99%;


乘客脚部:4位乘客脚部的最高平均R1234yf体积浓度为0.95%。


3. 最高浓度分析


在完全泄漏的情况下,乘员舱内4个出风口的最高平均R1234yf体积浓度为1.58%。尽管这一浓度较高,但仍低于R1234yf的可燃下限。因此,在本次模拟条件下,制冷剂泄漏并未达到燃烧的风险。


4. 车型对制冷剂浓度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车型的实验数据,发现车型对制冷剂浓度的影响较大。不同车型的最高制冷剂体积浓度差异约为1.2%。这表明,乘员舱内部结构设计、座位布置、通风系统配置等因素都会对制冷剂浓度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新能源电动汽车在采用R1234yf制冷剂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至乘员舱的浓度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尽管后排位置的制冷剂浓度较高,但在完全泄漏的情况下,乘员舱内的最高体积浓度仍低于R1234yf的可燃下限,从而未形成燃烧风险。


此外,不同车型对制冷剂浓度的影响显著,这提示在设计新能源汽车时,应充分考虑乘员舱内部结构和通风系统的优化,以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四、未来研究方向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多车型模拟研究:进一步扩大不同车型的模拟研究范围,探索更多车型对制冷剂浓度的影响;


实际工况验证:结合实际道路测试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安全措施优化:探索更有效的泄漏检测和应急处理措施,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制冷剂泄漏情况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在热管理系统设计中,应高度重视制冷剂的选择与应用,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确保车辆的高效运行与乘员的安全。

来源:汽车测试网

打赏 0
同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