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S释义
Monitoring——监视、控制两层含义
行业认知需要提升:从监视层面到控制层面
行业定位
1、DMS在L2~L4介于机器驾驶员系统和人类驾驶员系统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又耦合的第三方系统。
2、随着自动驾驶的不断提升,DMS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提高,系统从监视逐步渗透到控制、决策层面。
-
1.0阶段:检查驾驶员与乘客的不安全状态,提升发生冲撞后的安全性能,实现零伤亡愿景。
-
2.0阶段:通过DMS与HMI系统、ADAS、座舱系统融合,进行拟人化、个性化驾驶。
-
3.0阶段:对成员状态监控与云控平台结合进行服务场景的定制化。
DMS愿景
1、愿景:零伤亡
2、愿景解析:
车内安全:通过安全预防,例如通过五官感知提醒驾驶员阻止危险驾驶发生。
检查预测危险状态:例如车内婴幼儿座位遗漏检查,减少危险发生。
Level 1:不注意行为检查
-
分神
-
困倦/睡意
-
打盹
-
乘客面目
-
等
Level 2:身体状态/遗忘检查
-
生命体征(姿态)
-
婴幼儿座位遗忘检查(连接电波监测器)
-
等
Level 3:阻止危险驾驶、冲突
-
情感认知(喜、怒、哀、惧)
-
体格检查(连接气囊)
-
前排座椅安全带
-
E-Call连接(连接Driver Recorder)
-
等
Level 4:全体乘客的安全、舒适
-
乘客的情感、动作、意图判定
-
异常状态征兆检查
-
乘客的属性判定(性别、年龄等)
-
车内污物检查、遗忘物品检查
-
等
DMS挑战
1、标准尚未成熟,“千人千面”为制定标准带来挑战
2、针对DMS的数据隐私法律法规尚未建立
3、大多厂商将DMS作为一个ADAS或者AV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没有将其提升到同一个等级进行协同控制整合
4、产业链不清晰,缺少对需求的量化
5、对驾驶员以及成员的生理、心理状态判断行业内没有形成可控函数,系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来源:ADS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