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测评技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会上,中国汽研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基于中国本土化场景的汽车风险场景及用例库(C-ARE),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测评体系迈入场景化、数据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领跑全球,复杂多样的道路环境、气候条件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使得传统测评体系难以全面覆盖本土化风险。为此,中国汽研自2024年起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启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并协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及机构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基于8万余起真实事故案例、16万条舆情数据及700余条召回数据,C-ARE通过多维度分析、场景建模与故障模式提取,创新构建覆盖“研发设计、测试验证、市场准入、售后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矩阵,填补了国内复杂工况下新能源汽车系统性风险评估的空白。该体系突破性地实现了三大核心功能:风险场景库基于本土事故数据,根据事故标签进行分类归纳和风险分析;故障分析库融合多模态数据解析电池热失控等高频故障,实现根因溯源;测试用例库开发3000+基于真实安全市场问题的验证用例,全面规避市场历史质量安全风险。
目前,C-ARE已通过“汽车质研网”平台启动试运行,拟于5月20日开放试用版本。未来,中国汽研将以C-ARE为基础,持续优化数据库规模与质量,构建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生态圈。
来源:中国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