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报道,2025年9月16日-17日,汽车被动与一般安全标准前瞻研究组2025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主办,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外整车、零部件、检测机构等16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标准院副院长戎辉出席会议。
会议介绍了GB 11557-202X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5083-202X《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项目研究进展,深入讨论了GB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标准草案,研讨和确定了汽车「零重力」座椅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技术路线。
这意味着继C-NCAP及中保研之后,国家强制标准GB也开始要定义汽车「零重力」座椅的相关标准。
01、GB15083标准现状
GB15083-2019是一项关于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的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主要适用于M1类(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和N类(载货车辆)汽车的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
它为确保汽车座椅系统在碰撞事故中能有效保护乘员安全设立了明确的技术门槛和测试方法。GB 15083-2019是强制性标准,对于在其适用范围内的汽车座椅和车辆而言,必须满足其要求,否则将影响车辆的型式认证和市场准入。
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上「零重力」座椅配置的快速普及,显然GB15083-2019标准中的要求并无法覆盖得了「零重力」座椅特有的行车大躺姿工况(现有标准都是基于座椅在设计位置即25°或主机厂指定的较直立位置)。
因此,对于「零重力」座椅这种营销噱头及真实用户需求均存在的现状,国家强制法规也需及时更新迭代,来引导车企、市场回到正常状态,保护用户的安全。
02、GB15083-2019修订进展
GB15083-2019目前是现行有效的版本。国家标准会根据技术发展和国际协调进行持续更新。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GB15083正处于修订进程中:
法规修改计划号:20253209-Q-339,已在2025年7月31日下达,计划项目修改周期16个月。
修订目的意义:此次修订主要是为了跟进技术发展,提升汽车座椅对乘员的保护性能,并保持我国强制性标准与国际先进法规(主要是联合国UN R17法规)的协调一致。预计将采纳联合国法规UN R17近年来的多次修订内容,例如修改头枕的高度要求及测量方法,增加前排外侧座椅的静态最大后仰要求、头枕高度保持要求以及头枕不使用位置要求等。
据了解,同时标准还会将「零重力」座椅的定义(即角度满足多少才算等等的相关定义)、以及大躺姿下相关的碰撞测试安全要求,如果车型座椅无法满足碰撞要求,那就需要限制行车下的座椅调节角度。
整体上的相关要求逻辑基本上跟之前中保研C-IASI标准类似。
依照上述的项目周期推算,修订版的GB15083-20XX 将可以在26年Q4正式落稿。
之前发过一篇文章汇总了目前市场上零重力座椅搭载动态安全配置的车型汇总,行业内供应商、车企都在共同推进,相信「零重力」座椅的安全性在后续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来源:CarSeatDesign汽车座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