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总投资10亿元!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

2025-11-11 16:58

近日,睿欣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项目在湖北省大冶市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属于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布局。

项目建设内容涵盖冲压车间、焊接车间、压铸车间、注塑车间、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及配套办公设施等,实现从上游原材料成形、金属焊接、压铸铝合金件、注塑塑料件、到仓储物流一体化全流程零部件生产布局。参考资料中明确指出:“主要建设冲压车间、焊接车间、压铸车间、注塑车间、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及配套办公等设施”。

图片

此项目将构建包括金属冲压和注塑两大主流工艺流线的复合布局。冲压车间主要是针对钣金构件及轻量化车身结构件,通过高速度冲床、自动送料系统实现薄板金属一体化件的成形;焊接车间则搭建机器人焊接、激光焊、焊后自动检测系统,确保焊缝质量及装配精度;压铸车间对应铝合金结构件(如底盘承载件、铝合金电驱壳体等)的大批量生产,注塑车间覆盖塑料内饰件、结构件及功能件的成型。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作为最后一环,将配备自动化立体库、AGV闪送系统,与生产线无缝连接,实现零部件出口主机厂或配送至二级供应商的高效物流。

按照项目披露的运营目标,投产后三年内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不低于6亿元,年实缴税收至少3000万元,计划安排就业约500人。

图片

在技术转型与智能制造背景下,此项目值得关注的几个关键维度包括:

首先,生产线智能化水平。为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即“智能化 + 网联化”)对零部件的高可靠、高网联、高协同需求,配套零部件厂必须具备柔性制造能力、数字化监控能力和高精度装配能力。例如,在冲压环节,未来可能采用模具监控+传感器采集+反馈修模机制,以缩短换模时间、保证板形精度;焊接环节可能配备焊缝跟踪传感、焊后激光检测、焊接机器人自学习系统;压铸环节则关注铝合金结构件的形变控制、热处理后稳定性以及尺寸控制,要求与整车轻量化趋势同步。

其次,产业链协同与布局合理性。智能网联汽车除了传统的电驱、车身、底盘零件外,更多地依赖功能安全、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域控制系统。虽然该项目主要列为结构零部件制造,但在智能网联时代背景下,结构件必须满足更高的集成要求:例如预留线路走廊、结构与电子模块一体化安装、热管理布置、铝塑复合材料件的供应等。项目若能兼顾这些要求,将提高其在整车厂生态中的价值。

第三,供给端地域优势与政策环境。大冶市以及所在地区近年来明确提出打造智能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方向。此前《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指出,大冶湖高新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强化关键零部件支撑。

综上,睿欣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项目的开工不仅标志着大冶在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也在零部件制造端体现了冲压、焊接、压铸、注塑、物流五大工艺环节融合的趋势。 

来源:汽车测试网

评论 0
同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