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为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法规要求,涡轮增压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得到了普遍应用。
涡轮增压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减少了尾气排放。增压器的使用使进气系统管道中的气流不稳定而出现紊流现象,易产生增压器的whoosh噪声,车内表现为“嘶嘶”的一种高频噪声。
Whoosh声频谱表现

01 进气whoosh声产生机理
在车辆加速过程中,涡轮增压器在低转速运转过程中,进气量较小时,压气机工作曲线靠近喘振区域,压气机叶片根部发生气体分离,产生紊流噪声,即whoosh声。whoosh声易通过进气口、增压前管路和增压后管路辐射传播至车内。

Whoosh声主要传播路径
02 控制手段
Whoose噪声的控制有源头控制和路径控制两种手段。源头控制通过优化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型、采用涡旋进气结构及电喷匹配来进行控制。

进气涡旋导流结构

增加进气涡旋导流结构前后近场噪声对比
路径上主要通过管路隔声及消声器消声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路径控制手段
03 案例介绍
某皮卡车型加速工况,车内驾驶员位置在发动机转速1500-2200rpm内存在明显的whoosh声,主观评价不能接受。

车内加速噪声频谱
分别验证进气系统各部件对车内whoosh声贡献量,确认了管路及进气口辐射对车内whoosh声的贡献量,进气系统各部分whoosh声贡献量顺位为:进气口>增压后管路>增压前管路>空滤壳体>中冷出管。

进气口贡献量

增压后管路贡献量

增压前管路贡献量

空滤器贡献量
对车内whoosh声贡献量最大的两个问题点进行整改,将原状态3mm厚增压后管路更换为7mm厚的增压后管路,并对进气口处的声音进行声学处理,改变了翼子板局部空间的声学环境,达到了优化目的。经优化处理后,车内whoosh声改善明显,主管评价可以接受。

7mm增压后管路

翼子板局部处理

整改前后车内加速噪声对比
来源:汽车声音那些事儿
作者:邹途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