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V2X
2.V2X的应用场景
3.法规&测评体系对V2X的要求
1.什么是V2X
2023年10月,美国交通部(USDOT)以草案形式发布了加速部署V2X的国家计划《Saving Lives with Connectivity: A Plan to Accelerate V2X Deployment》,并于近日正式发布。该计划提出在2036年前建成覆盖全美范围的C-V2X车联网,高速公路实现100%覆盖,75个大型主要城市十字路口覆盖率达到85%。以C-V2X车联网提升道路安全,降低交通伤亡,促进交通系统更安全、可靠、高效。
V2X(Vehicle-to-Everything)是一种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交通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无线连接,使车辆能够与驾驶员、其他车辆、行人和交通信号灯等道路基础设施共享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实时信息。旨在通过实时通信来提高交通效率、增强安全性,并支持自动驾驶的实现。

V2X按技术分类,主要分为基于局域网DSRC和基于蜂窝网C-V2X两种。
基于局域网的技术(DSRC):
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s)是一种较早发展的V2X技术,它基于IEEE 802.11p和1609.x标准。
DSRC技术主要适用于车辆间的短距离通信,一般有效通信距离不超过1km,平均时延小于50ms,因此在安全性相关的场景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美国,DSRC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其分配了专属的5.9GHz频带带宽。但在2020年11 月,美国决定将已经分配给DSRC即IEEE 802.11p的5.9 GHz频段(5.850~5.925 GHz)划拨给 Wi-Fi 和 C-V2X 使 用,其中 30MHz 带宽(5895~5925 MHz)分配给 C-V2X,这标志着美国正式宣布放弃DSRC 并转向 C-V2X。

基于蜂窝网的技术(C-V2X):
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是基于蜂窝网络(如LTE和5G)的V2X技术,包含 LTE-V2X(Long Term Evolution V2X)和 NR-V2X (New Radio V2X)。它支持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车辆与行人(V2P)以及车辆与网络(V2N)之间的通信。是我国企业主导的车联网国际标准。
C-V2X技术具有大带宽、大覆盖、高可靠和低时延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交通系统对通信性能的高要求。此外,C-V2X技术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蜂窝网络基础设施,降低部署成本。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5G-V2X(NR-V2X)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G-V2X将融合LTE-V2X和DSRC技术的优势,为汽车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运行能力。

V2X的技术特点:
实时性:V2X技术通过无线通信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使车辆能够迅速响应交通环境的变化。
协同性:V2X技术促进了车辆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安全性:V2X技术通过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智能的决策支持,显著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可扩展性:V2X技术可以与多种交通参与者和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2.V2X的应用场景
V2X技术作为一种车与万物互联的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车车通信V2V、车与基础设施通信V2I、车与行人通信V2P、车与外部网络通信V2N等。以下是V2X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V2V)
防碰撞安全系统:V2V技术可以实时共享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信息,使车辆能够提前感知并避免潜在的碰撞风险。这对于提高道路安全性和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编队)驾驶:在交通拥堵或复杂路况下,V2V技术可以协助车辆之间进行协同驾驶,如协同变道、协同加减速等,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V2I)
交通信号指示与时间提醒:车辆通过V2I技术可以接收来自交通信号灯、路边设备等的实时信息,如信号灯颜色、倒计时等,以便更好地规划行驶路线和速度、优化信号灯配时,减少等待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智能停车:车辆可以与智能停车系统通信,获取空余车位信息、停车费用等,减少拥堵和等待时间,实现快速便捷的停车体验。

车辆与行人之间的通信(V2P)
行人安全距离警报:当车辆接近行人时,V2P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并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安全,减少行人事故的发生。
行人信息提示:行人可以通过手持设备或其他方式与车辆进行通信,如发送过马路意图等信息,以便车辆提前做出反应,确保行人安全。
交警监管:交警可以通过V2P控制自动驾驶车辆安全停车,接受检查。

车辆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V2N)
实时地图与导航:车辆通过V2N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地图数据、路况信息、云服务等,实现精准的导航和路线规划。
远程监控与诊断:车辆可以将自身的行驶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车辆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V2N技术对车辆进行远程监控和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弥补传感器不足:V2X技术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基础之一,V2X技术可以弥补摄像头、雷达等车载传感器在视距、覆盖范围等方面的不足,提高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能力,做出更加智能的决策和操作,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协同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阶段,V2X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自动驾驶,提高整体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0年12月31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联合星云互联、重庆长安汽车、通用汽车等单位对2017年的标准进行了完善,推出了团标《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一阶段)T/CSAE 53-2020》标准代替了T/CSAE 53-2017标准,定义了17个C-V2X的基础应用场景。
序号
|
类别
|
通信方式
|
应用名称
|
1
|
安全
|
V2V
|
前向碰撞预警
|
2
|
V2V/V2I
|
交叉路口碰撞预警
|
|
3
|
V2V/V2I
|
左转辅助
|
|
4
|
V2V
|
盲区预警/变道辅助
|
|
5
|
V2V
|
逆向超车预警
|
|
6
|
V2V -Event
|
紧急刹车预警
|
|
7
|
V2V -Event
|
异常车辆提醒
|
|
8
|
V2V -Event
|
车辆失控预警
|
|
9
|
V2I
|
道路危险状况提示
|
|
10
|
V2I
|
限速预警
|
|
11
|
V2I
|
闯红灯预警
|
|
12
|
V2P/V2I
|
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
|
|
13
|
效率
|
V2I
|
绿灯车速引导
|
14
|
V2I
|
车内标牌
|
|
15
|
V2I
|
前方拥堵提醒
|
|
16
|
V2V
|
紧急车辆提醒
|
|
17
|
信息服务
|
V2I
|
汽车近场支付
|
与此同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也联同星云互联科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推出了V2X第二阶段标准:《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标准基础之上丰富了应用层场景,增加了12个C-V2X增强型应用场景。
序号
|
第二阶段应用
|
通信模式
|
触发方式
|
场景分类
|
主要信息
|
1
|
感知数据共享
|
V2V
V2I
|
Event
|
安全
|
Msg-SSM
|
2
|
协作式变道
|
V2V
V2I
|
Event
|
安全
|
Msg-VIR
|
3
|
协作式车辆汇入
|
V2I
|
Event
|
安全/效率
|
Msg-RSC Msg-VIR
|
4
|
协作式交叉口通行
|
V2I
|
Event/Period
|
安全/效率
|
Msg-RSC
|
5
|
差分数据服务
|
V2I
|
Period
|
信息服务
|
Msg-RTCM
|
6
|
动态车辆管理
|
V2I
|
Event/Period
|
效率/交通管 理
|
Msg-RSC
|
7
|
协作式优先车辆通行
|
V2I
|
Event
|
效率
|
Msg-VIR Msg-RSC
|
8
|
场站路径引导服务
|
V2I
|
Event/Period
|
信息服务
|
Msg-PAM Msg-VIR
|
9
|
浮动车数据采集
|
V2I
|
Event/Period
|
交通管理
|
Msg-BSM Msg-VIR Msg-SSM
|
10
|
弱势交通参与者安全 通行
|
P2X
|
Period
|
安全
|
Msg-PSM
|
11
|
协作式车辆编队管理
|
V2V
|
Event/Period
|
高级智能驾驶
|
Msg-CLPMM
|
12
|
道路收费服务
|
V2I
|
Event/Period
|
效率/信息服务
|
Msg-VPM
|
注:表中“主要信息”列给出了实现对应应用场景所需要的主要交互信息,但不一定是所有信息。实际现实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服务水平,使用更多的信息。
|
3.法规&测评体系对V2X的要求
法规与测评体系对V2X(车联网)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标准、安全性能、通信协议、测试验证等多个方面。
3.1 技术标准
V2X标准体系可分为无线通信和应用两大部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V2X无线通信技术有DSRC(IEEE 802.11p)和 C-V2X 两条技术路线,而应用层标准则由各国家和地区根据区域性的应用定义进行制定。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发布了V2X技术相关的标准,即IEEE 802.11p,它规定了V2X通信所需的物理层和MAC层规范,为V2X通信提供了技术支持。
C-V2X 是国际主流移动通信标准组织 3GPP (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主导推动的,C- V2X技术需要遵循基于3GPP物理标准的4G/5G蜂窝连接,确保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特别是5G技术的低延迟和大带宽特性,对于自动驾驶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尤为重要。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发布了一系列与V2X技术相关的通信和应用标准,如SAE J2735,规定了V2X通信所需的消息格式、数据元素以及与交通管理相关的信息,确保不同车辆和设施之间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交换信息。
SAE J 2735-2023 V2X通讯信息组词典
SAE J 2735ASN-2022 V2X通讯信息组词典TMASN文件
SAE J 2945-1-2016 V2V安全通信协议OBD系统
SAE J 2945-1A-2020 V2V安全通信协议OBD系统
SAE J 2945/1B-2023 非轻型车与摩托车的V2V安全通信车载系统要求
SAE J 2945-2A-2019 V2V专用短程通信(DSRC)安全意识性能要求TM的ASN文件
SAE J 2945-2S-2019 V2V专用短程通信(DSRC)安全意识性能要求TM设置
SAE J 2945-2017 专用短程通信(DSRC)SAE J2945 / X文件和通用设计概念™系统工程过程指南
SAE J 2945/7-2023 V2X系统高精度定位
SAE J 3067-2020 使用系统工程方法的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消息集字典[SAE J 2735]的候选改进
SAE J 3161/1-2022 LTE-V2X V2V 安全通信的车载系统要求
SAE J 3161/1A-2022 V2V 安全通信的车辆级验证试验程序
SAE J 3217-2022 基于 V2X 的费用收取
SAE J 3224-2022 协作式自动驾驶的 V2X 传感器共享
SAE J 3289-2023 SAE V2X ASN.1 模块---组织和管理规则
2022 年 4 月,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路线图(2022-2028 年)》中,认可使用 C-V2X 技术实现主动安全的场景,并在C-NCAP2024版测评规程中正式加入了C-V2X实现主动安全的场景。
中国国标GB/T 43187-2023《车载无线通信终端》规定了蜂窝移动无线车载终端的技术要求,描述了V2X车载终端的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
行标《车载专用无线短距传输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和国标《基于LTE-V2X直连通信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均已进入报批阶段。
车辆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和其他参与V2X技术的公司还必须遵守无线电射频(RF)法规,以确保V2X技术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3.2 安全性能
V2X通信涉及车辆安全和交通安全,因此安全性至关重要。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通信安全标准和检测服务,包括云平台通信安全检测、车载单元OBU(On board Unit)/路端单元RSU(Road Side Unit)通信安全检测以及整车通信安全检测等,以确保V2X通信的安全性。
测试系统应能够模拟各种网络攻击和安全漏洞,检验V2X设备的抗攻击能力和安全性,以保护系统免受潜在的安全威胁。
V2X系统还需要具备预警功能,以在潜在危险情况下及时提醒驾驶员或自动驾驶系统。预警功能应包含视觉、听觉或触觉等多种预警方式,并具备分级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危险情况。
3.3 测试验证
测试系统要求:
测试系统应能够对V2X设备的通信协议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其与标准制定的通信协议相兼容,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正确地数据交换。
测试系统应能够评估V2X设备的通信性能,包括延迟、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等指标,以确保V2X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测试系统还应能够验证V2X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互操作性,包括不同厂家和设备之间的通信,以确保其能够无缝地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测试场景要求:
测试过程应模拟不同的交通场景,如拥堵、紧急制动、交叉路口等,以验证V2X设备在复杂和多变的交通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场景应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如速度误差、侧向偏移量、横摆角速度误差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尽管V2X技术在交通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统一,不同厂商的设备需要实现互联互通。其次是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V2X技术需要防范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此外,V2X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政策法规的完善。
相信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交通的推广,V2X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它将使我们的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城市更加智慧宜居。通过车辆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实时通信,交通将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和智能化。我们有理由相信,V2X技术将引领未来出行的新时代。
来源:智驾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