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日前在天津正式启动建设,其投资规模接近20亿元,规划用地约140余亩,预计于2028年建成。基地由新成立的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承接运营。
基地覆盖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到测试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环节,将设立36个先进试验室,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信息安全、车联网、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服务内容包括产品合规、测试评价、研发验证与工具链开发。
中汽中心智能科技创新基地效果图
在技术能力布局方面:
伴随着基地成立,已有16个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联合试验室揭牌,“车用人工智能‘SAFER AI’”基准试验场同步设立,这些设施将为新技术的标准制定、测评基准、技术验证等提供实地支持。
在组织与资质能力上,中汽中心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依托中汽中心多年积累,现有员工300余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过60%,硕士博士人员占比超过75%。机构已具备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国家商用密码产品检测机构、国家智能网联质检中心等多项资质。
在政策与标准支撑方面,基地将参与智能驾驶、智慧座舱、信息安全、网联通信等核心环节的标准规范与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中汽中心将以“标准与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监管支撑”为链条,形成全价值链的技术与制度创新能力。
该基地与此前中汽中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基地投资体量相当,选址与中汽中心天津总部毗邻,此布局有利于加强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来源:汽车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