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洲环保法规的不断升级,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s, TWP)成为行业关注的新焦点。2024年,欧盟正式通过《Euro 7》法规,首次将轮胎磨损颗粒纳入排放监管体系。
米其林近日表示,全面支持Euro 7法规的实施,并表示已启动相应技术准备。公司计划在2028年使新产品全部符合要求,到2030年实现全系列乘用车轮胎达标。米其林董事长Florent Menegaux指出,欧洲应在保持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坚持实现环保目标,“轮胎测试方法的选择,是创新与责任之间的重要平衡。”
数据显示,欧洲每年约有50万公吨轮胎磨损颗粒排放至环境中,不同轮胎品牌与配方间的排放量可能相差四倍。米其林在公开报告中表示,其轮胎平均排放量较行业水平低约26%。公司通过材料创新、胎体结构优化以及滚阻控制,在过去十余年持续降低颗粒排放,相比2015年已减少约5%,累计避免约10万吨颗粒进入环境。
图:欧盟拟采用的两种轮胎磨损测试路径对比
目前,Euro 7法规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磨损颗粒排放的测量方法。
业内主要存在两种技术路径:
真实道路测试法(Real-World On-Road Testing):通过在车辆上安装采样系统,在真实道路上行驶并记录单位公里、单位载重的颗粒排放量。该方法经过欧洲汽车行业六年研发验证,数据可重复、结果具有代表性,已被德国汽车协会ADAC采用并验证一致性,被认为是目前最可靠的测试方式。
实验室鼓式测试法(Lab-based Drum Method):以可控环境下的台架试验为基础,具备较强可重复性,但参数透明度不足,部分变量仍未标准化。ADAC在2025年6月发布的研究显示,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明显。在28%的样本中,同一轮胎在道路法中磨损指数为1.42(超限),而在鼓式法中仅为0.83(合格),可能导致监管偏差。
为统一技术路线,欧洲轮胎与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及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已在法国开展多轮道路试验,测试不同品牌轮胎在城市、高速与乡村工况下的磨损颗粒表现。这些实测数据将用于制定乘用车C1类轮胎的排放限值,并在2025年9月纳入联合国第117号法规。
米其林认为,应优先采用真实道路测试作为主要监管手段,同时继续完善实验室方法,使其在技术成熟后可作为补充或验证方案。该公司指出,若仓促采纳鼓式法,可能造成低性能轮胎通过实验室“合格”但实际排放偏高的风险。
从产业层面看,Euro 7法规的实施,将推动欧洲汽车产业链从“尾气排放”向“非尾气排放”治理延伸。轮胎磨损颗粒管理不仅影响轮胎企业的设计与生产流程,也将带动测试设备、采样系统、标准样本和环境模拟等领域的技术发展。
米其林的最新承诺意味着,到2028年其产品将全面符合新规要求。这一举措正促使欧洲轮胎行业加速建立更完善的测试体系和认证机制。未来,随着标准进一步明确与技术路线统一,轮胎磨损颗粒排放或将成为衡量汽车环保性能的新指标。
来源:汽车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