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铃汽车产品研发大楼二期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这一期建设将重点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三电系统、新型车载电气架构以及新型底盘等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
该项目作为江铃打造高端研发平台的关键布局,将助力公司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内生可控的研发体系。
从江铃的公告来看,二期项目总体定位明确:在延续一期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技术前瞻性、系统集成能力与综合协同创新水平。
在项目的工程层面,其EPC总承包的招标公告显示,二期所在地址为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振铃南路1号,建筑面积约1.9637万平方米,共五层框架结构。
该项目总投资额度为1.48亿元人民币,由江铃汽车公司自筹资金承担。
一期研发大楼已投入使用多年,随着企业业务规模、技术储备和产品线的扩展,原有设施在空间、设备配置与协同效率方面逐渐显露瓶颈。因此,启动二期建设可被视为江铃对未来中长期研发能力“备胎”布局的一环。新的研发空间将有望整合更多实验室、试制车间、装配线与办公区,为技术团队提供更为现代、开放、有利交互的工作环境。
此外,小蓝经开区在地方产业联动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该区域已初步构建起包括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逾2200亿元,年产能达58万辆。
同时,全球500强企业博世也在小蓝经开区加快布局。早在2025年初,博世电驱动系统(南昌)项目在该区开工,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逾183.37亩,建设包括电机生产线与电驱桥总装线在内的多条生产线。
据报道,博世与江铃集团还曾签署合资协议,计划成立一家聚焦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系统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博世持股60%、江铃持股40%。
此次江铃大规模提升研发能力,无疑与博世在电驱动领域的本地化布局具有协同意味,将有利于加速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与协同创新。
来源:汽车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