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GB 7258-202x《机动车安全运行条件》公开征求意见稿10.5.5要求: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在静止、蠕行时能够检测,抑制动力输出并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例如:声或光信号)提示驾驶人。自本文件实施之日起第 25 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实施(2029.1.1)。
当车辆处于静止或者缓慢蠕行状态时,如果系统检测到你可能误踩了油门,它就会干预动力输出,同时用声或光提醒你。
01、油门防误踩系统什么
11月12日,油门防误踩国标已经进行了立项公示:
你可以把油门防误踩系统想象成一位坐在副驾驶的 “驾校教练” 。
它如何工作?
这位“教练”非常专注,它通过安装在油门踏板下的传感器等装置,时刻感知你踩下油门的力度和速度。在正常行驶时,它不会打扰你。
但当车辆在静止或缓慢蠕行时,如果你突然用很大的力气猛地踩下油门(这通常是惊慌之下误操作的特征),特别是当感知系统判断到有碰撞风险时,油门防误踩系统会思考:“嗯?这不像正常加速,倒像是把油门当刹车了!”
它如何介入?
一旦判定为误操作,这位“教练”会立刻采取行动:
一方面,它会限制电动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防止车辆猛冲出去;
另一方面,它还会通过声音或闪烁的灯光来提醒你:“注意!你可能踩错了!”
这样,即便一时慌乱,系统也能为你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避免事故。
02、油门防误踩系统的作用
ACPE(Acceleration Control for Pedal Error )的核心使命,就是充当你的 “安全守护神”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 应对突发慌乱:
很多驾驶员,尤其是新手或在一些紧急路况下,容易因为紧张而操作失误。系统能弥补这种瞬间的判断失误,防止因误踩油门导致事故。
2. 适应特殊群体:
随着驾驶员群体年龄结构变化,一些老年驾驶员可能因反应迟缓或判断力下降更易误操作。这项技术也能为他们提供多一重保障。
03、ACPE系统的起源和历史
油门防误踩系统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说是一部不断进化的“安全守护日记”:
灵感的萌芽(20世纪90年代左右):这个想法的萌芽,往往源于生活中真实的教训。例如,发明者颜昌松就是因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多起因误踩油门导致的严重车祸,才萌生了发明保护装置的想法。
早期的探索:早期的防误踩装置更多是机械结构的。比如有发明者在油门踏板上安装阻尼装置,让踏板不能快速踩下,防止突然加速;也有方案利用伺服电机、钢丝绳等,在误判时自动紧急制动。
技术的进化与普及:随着科技进步,防误踩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
一方面,传感器更加多元,除了监测踏板踩踏力度和速度,还会综合雷达监测周围障碍物。当系统发现前方或后方有障碍物,而驾驶员又猛踩油门时,便会抑制加速。
另一方面,判断逻辑也更智能。例如丰田在2020年推出的新技术,还会结合互联网汽车大数据进行分析。系统会比对海量驾驶数据,筛出超车、右转等真正需要急加速的场景,从而更精准地识别异常操作。
成为标配:正因为其显著的安全效益,这类系统正从一项“加分”的智能配置,逐渐通过法规成为未来车辆的“标配”安全硬件。
2025年6月17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通知修改车辆安全标准,要求强制安装误踩油门加速抑制装置ACPE,法规适用于驾驶员无需踩离合器的乘用车(乘坐人数小于10人),实施时间:新型乘用车:2028年9月1日,进口新型乘用车:2029年9月1日。
GB 7258-202x《机动车安全运行条件》要求:2029年1月1日起新生产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
04、联合国R175法规的要求
联合国UNECE R175法规为ACPE的性能设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考试标准”。
00 版本的R175法规,覆盖范围只有M1类乘用车,只测试前、后方静止车辆和墙体,测试只有静止起步这一个场景,障碍物目标和自车完全重叠,没有偏置。
01 版本的R175法规,覆盖范围扩展到了M1和N1类车辆,测试前、后方静止车辆、墙体和行人,测试包含静止起步和蠕行误踩油门这两个场景,障碍物和自车增加了偏置要求。
来源:智驾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