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智能网联与高压系统功能迅猛扩张,我国产品安全与运行安全标准体系正迎来一次重要升级。
近期,GB 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的修订征求意见稿已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对电动汽车安全底线的提升势在必行。与此同时,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的新版(由 公安部 主导起草)也提出了多个强制性要求,释放出车企必须加快整改的明确信号。
首先来看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该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乘用车在每次启动后(发动机自动启停状态除外)需要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状态。也就是说,若车型首次启动后即具备百公里加速低于5秒的能力,则需要车企通过专属开关/选项由驾驶员主动开启,而不能在默认状态下实现如此“极致加速”。
此外,标准还针对车门外把手机械释放功能、车辆超速报警及限速功能等进行了明确要求。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一加速限制的设定体现出标准制定者希望弱化“性能炫技”对驾驶安全的潜在隐患。在实际驾驶场景中,“极快加速”并非大多数用户日常所需,且其操控难度、事故触发风险或许被低估。通过设定默认较低性能状态、将“高速加速”作为用户主动选择,使整车运行逻辑向更安全、可控方向倾斜。对于车企而言,这意味着动力系统、软件控制及用户交互界面设计需提前规划“性能开关”或“模式选择”逻辑,并验证默认状态与选项状态下的安全响应。
再聚焦电动汽车专用标准——GB 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的修订情况。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新版征求意见稿(代号 GB 18384-XXXX)在多个关键技术内容上做出了调整。主要变化包括:整车底部防护(刮底)要求新增、高压连接器与维修断开装置要求修改、充电插座要求调整、绝缘监测要求加强等。
其中,新增的“整车底部防护”特别值得关注。以往国内标准主要聚焦电池包本体的静态保护,如 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的托底测试,而对整车刮底场景(即车辆底部悬架、护板、离地间隙与电池包整体防护)缺乏强制要求。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刮底测试纳入强制性考核范畴。标准中设定:半球直径 150 mm、与障碍物重叠 30 mm、车速 35 km/h 等判定要素。经典数据分析显示,车速低于 35 km/h 的刮底事故占比约 92%。基于这一工况,标准制定者选择车速为 35 km/h 进行验证。
此举要求整车级安全设计从“部件保护”上升至“整车工况防护”,车企必须在设计阶段提前考量底盘结构、护板布局、离地间隙策略、悬架行程、模块刚度与碰撞承受特性。
另一个关键修改是关于“外放电(即 V2L/V2G)”场景下的安全风险管控。随着新能源汽车功能快速扩展,不仅用于行驶,还可能对外供电(露营、家庭备电、户外供电等)。而在这种场景下,高压系统可能因为线路、设备或负载异常导致绝缘降、泄漏电流、车体带电等严重安全隐患。征求意见稿要求,车辆在使用 V2L 功能时应开启绝缘电阻监测,一旦检测到绝缘电阻低于阈值(一般为 500 Ω/V 以下),应立即切断高压输出。
此外,新标准还强化了“一键下电”功能:要求车辆具备物理按键(而非仅软件方式)切断驱动系统电源,以应对软件失效或 OTA 更新期间的安全不确定性。
这两项要求体现出标准向“功能安全+运行安全”双轨推进的趋势。
整车底部防护的设定并非纯理论堆积,而是基于典型事故案例与实车验证。试验阶段选择了多个车速(25 km/h、30 km/h、35 km/h、40 km/h)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 35 km/h 场景下车辆刮底损伤更符合实际工况。
因此,对于整车厂以及底盘/电池包/护板供应商而言,在系统仿真与试验验证阶段需要同步考量这一新工况,不能仅依赖现有电池包静态抗托底测试。
从时间节点来看,这次标准修订行动对车企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按照报道,GB 18384新标准预计于 2026 年7 月1 日开始实施,对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从标准施行日起执行,对已获型式批准车型从实施日起 13 个月后执行。上述时间安排意味着车企剩余准备周期相对紧张。由此可见,相关安全技术设计、样车验证、型式批准流程需提前布局。
综上可见,此次标准修订的两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一是车辆动力性能设计(如加速能力、超速功能)正被纳入默认安全范畴;二是电动车运行安全从“部件安全”升级到“整车运行工况安全”,如底部防护、外放电安全、断电机制、误踩抑制等。对于测试机构而言,必须调整验证体系、扩展刮底、V2L绝缘、断电按键等新工况的试验覆盖;对于整车及供应商而言,则需在设计前期引入这些要求,避免后期整改成本高、认证受阻。该轮强制性国标修订无疑将推动行业安全水平整体提升,但也将对尚未准备充分的车企构成不小挑战。建议相关企业立即开展内部合规评估、制定整改路线,以确保在标准正式实施前符合新要求。
END
直播 | 特征分析和振动诊断—旋转机械的分析技术
![]()
识别二维码报名
![]()
来源:汽车测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