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安全升级:构建多层次的整车纵深防御体系

2022-11-12 10:24

功能安全

随着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的不断升级,整车越来越多的系统和组件对功能安全产生影响,为此,功能安全也从部分关键系统开发,向整车各系统全面开发拓展。

同时,由于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平台等新架构技术的出现,对功能安全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功能安全必须建立针对这些复杂系统及软件的开发和测评手段。

功能安全技术也影响着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失效安全(Fail-Safe)向失效运行(Fail-Operational)演变,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中引入了更多的冗余(如通信冗余、冗余控制器等)及安全保障措施。

未来,车辆智能化生态的形成,将促进功能安全技术走出单车,向全链路延伸,实现整体智能生态的整体安全。


预期功能安全

电子电气架构相关的预期功能安全指的是规避由于功能不足、或可合理预见的人员误用所导致的人身危害。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属于汽车技术的一部分,对应的标准为 ISO 21448。根据自动驾驶功能及其运行设计域,分析满足预期功能安全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基于系统配置方案确定或选择合适的电子电气架构方案。预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点:

网络安全

智能汽车车辆端、通信管道、云平台以及移动应用均面临一系列的信息安全威胁。从汽车网络空间维度出发,通过多重技术协同、不同手段互补、从外到内多层次部署安全防线,满足车辆信息安全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完整性的要求。需要依据新一代车辆电子电气架构,从网联安全、内网安全、ECU 安全角度实施部署相应防护措施。



图片




网联安全

图 4-10 智能汽车全方位网络安全防御



网联接入层主要抵御针对以太网的 DOS、PING 类型、畸形报文、扫描爆破、欺骗、木马等网络攻击。需要具备车云联动机制的主动安全防护能力,可通过云端系统实时配置防护策略,主要包括接入认证机制、通信保护机制、以太网防火墙机制和入侵检测与防御(IDPS)机制。

车内网安全

车辆内网安全主要抵御针对车载 CAN/CAN FD、车载以太网的攻击入侵,包括报文监听、错误注入、报文重放等攻击。防护的策略包括:总线入侵检测机制、内网防火墙机制、功能域隔离机制、总线通信保护机制和诊断安全保护机制。

关键 ECU 安全

为确保车辆系统或关键数据不被破坏,在车辆关键ECU 层面需具备安全启动、关键数据安全存储、系统安全运行的安全能力,并可为应用运行提供权限管理能力。

服务安全

SOA 安全框架需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授权性和可用性, 通过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密码认证、设计访问控制列表 ACL、DOS 攻击监控等多种方案及产品实现网络安全,同时保证这些网络信息可被发现、被访问、被通信以及被监测。


图片


图 4-11 车载 SOA 服务网络安全原则

来源:汽车测试网

评论 0
同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