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车投资20亿元建设“智能汽车全域安全重点实验室”计划于2025年11月投入使用,吉利将整合旗下五大工程中心的资源,以构建国内外领先、验证能力最全的综合安全测试平台。
该实验中心整体建设历时近两年,总投入规模为20亿元。项目建成后,它将成为单体体量最大的安全试验基地,具备多个全球或国内首创的测试能力。其最显著的两大创新,是“0–90度无级调节碰撞角度”的对撞试验系统,以及“室内全天候气象环境模拟区”。前者允许进行任意角度的碰撞测试,突破传统固定角度约束;后者覆盖温度范围可达 –40℃ 至 +60℃,并在 4 小时内实现高达 100 ℃ 的温差切换,同时模拟海拔(5 m 至 5000 m)、光照辐射等环境条件。
此外,吉利方面曾表示,该中心将向行业开放,不仅提供测试能力共享,还将安全专利(尤其是电池底部防护技术、碰撞防护结构、测试装置等)对外授用或共享。其表态中提及,“不在市场里做试验”,而是通过专业平台提前验证产品安全,降低企业研发风险。
在产业配套方面,吉利同步成立“吉曜通行电池产业集团”,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标准,以强化电芯与结构一体化的防护能力。此次在上海车展上,吉利就将神盾金砖电池与银河战舰车型一同亮相,强化“安全、智能、性能”融合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全域安全”作为其长时间推进的安全理念,在该项目中获得了更为集中和立体的体现。吉利认为,在智能化、电动化发展加速的背景下,安全已不局限于被动碰撞测试,而应涵盖主动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新能源安全、健康安全等多个维度。这个实验中心的建设,也被视为该理念落地的重要物理载体。
吉利此前已布局多个环境与气候极端条件试验基地。例如,黑河高寒试验基地具备模拟低温、雪地、低附着等复杂环境的能力,并在温控舱区域实现最低可达 –40℃ 的模拟条件,成为国内少有的高寒整车测试平台之一。
而在欧洲,吉利也已设立法兰克福试验基地,支撑其进入欧洲市场的新车认证与法规适配工作。
从战略角度看,吉利此次将重资产投入与开放策略并行,是希望借助规模、安全能力与专利共享的“三重杠杆”,强化在国内外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壁垒。其将实验中心开放给外部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使用,也有望形成新的业务模式—including 按使用付费、技术授权合作、联合研发平台等。
不过,从目前公开信息判断,仍有一些细节尚未明确:例如该试验中心的具体场地面积、设施配置清单、开放标准与商业模式、外部机构使用门槛与定价机制等,预计将在后续发布阶段逐步披露。
总体来看,吉利此举在技术投入、产业协同、安全理念落地等方面具有代表性意义。
来源:汽车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