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文可知,R171.01草案拟允许DCAS高速公路工况抑制脱手报警,即允许高速工况驾驶员脱手。
R171.01将允许DCAS“自主换道”和“高速脱手”
中国道交法虽然不允许驾驶员开车时脱手,但国内遥遥领先的各大主机厂的NOA基本都在允许驾驶员脱手。
厂家在宣传NOA时,都是号称能让你“脱手驾驶”、“全场景L3设计”、“类L4体验”……
但NOA到底是解放双手的科技之光,还是马路版的“薛定谔的猫”?
各位老司机、摸鱼党、以及等红灯必刷抖音的“灵魂车手”们,是不是很久没有好好摸过方向盘了?真把NOA——汽车圈最魔幻的“甩手掌柜”技术当自动驾驶系统用了呀!

1. NOA真的行么?
NOA系统就像驾校里那个总爱吹牛皮的学员,教练问“会侧方停车吗?”它拍胸脯:“洒洒水啦!”结果一脚油门把杆子撞成多米诺骨牌。
根据新闻中的“死亡考题”,这货的实战表现简直比科目二还刺激:
场景一:系统突然抽风,非要往单行道逆行,驾驶员得在0.5秒内从“刷剧模式”切回“秋名山车神模式”——这难度堪比考试时监考老师突然换试卷!
场景二:路上横着棵倒下的树,NOA一脸懵圈:“这题教练没教过啊!”此时驾驶员若还在和副驾妹子讨论晚上吃火锅还是烧烤……恭喜,您已触发“马路惊魂”副本!
驾驶员手忙脚乱抢方向盘的“紧急接管模式”频率,堪称马路版《速度与激情》番外篇!
2. 你的驾驶技能退化了么?
NOA最骚的操作是让人类司机集体“返祖”,老司机“退化论”:驾照被AI吃了?
技能退化:开了三个月NOA的老司机,手动并线时手抖得像帕金森,后视镜里看啥都像恐怖片《闪灵》里的走廊——就问你慌不慌?
注意力蒸发:系统一启动,驾驶员立马开启“摸鱼大法”,看手机时长直追某音用户,眼睛离开路面比渣男分手还干脆。
研究数据显示,驾驶员在车道变更前2秒内,80%的时间在盯奶茶外卖APP,剩下20%在纠结“这系统到底靠不靠谱”。
NOA用久了,人类司机可能退化成“只会踩刹车的吉祥物”!

3. 系统“甩锅”艺术:这锅你背不背?
NOA的“智能”操作,堪称马路版“渣男语录”:
“我只是建议变道,听不听随你”:当系统发起蜜汁操作(如实线换道),驾驶员要是拒绝晚了0.1秒,立马收获后车司机“哔哔哔”三连问候。数据证明,30%的系统发起的操作会让司机骂出《让子弹飞》的台词量。
“我错了,但我不改”:系统选错车道强行加塞时,活像驾校教练那句经典咆哮:“错了也得硬着头皮开!”。结果?隔壁车道的路怒症大哥能让你重温《狂飙》剧情。
不禁要问一句,这到底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甩锅”?
4. 数据玄学:用Excel表格造神
车企吹NOA安全时,总爱甩出一堆数据,但仔细一看全是“科技滤镜”:
“欧洲同款路况”:拿德国不限速高速的数据忽悠中国堵成停车场的高架桥,这操作堪比用美颜相机证明自己素颜能打。
“大数据护航”:新手司机、暴躁老哥、佛系大叔全塞进数据集,最后得出结论“平均安全”——这和把郭敬明和姚明平均身高算成1米9有啥区别?
“一样安全”的鬼话:说NOA和手动驾驶“一样安全”,就像宣称“蹦极和散步死亡率相同”——前提是你别算上绳子突然断裂的情况!
数据不够,玄学来凑;样本偏差,全是套路!

想让NOA从“人工智障”升级成“马路绅士”?建议车企老板们连夜加装以下功能:
1. “科目二模拟器”:系统上路前先做100遍“倒车入库”,撞一次杆子罚程序员加班一周;
2. “摸鱼报警器”:驾驶员视线离开路面超3秒,立刻公放《道路交通安全法》朗诵版;
3. “怂包强制模式”:遇到复杂路况自动切换成“驾校新生状态”,宁可被后车哔到耳鸣,绝不拿人命装X。
来源:智驾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