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车企智驾方案梳理

2025-03-30 21:46
2.吉利 

- 智驾团队整合:在“台州宣言”背景下,2024年9月明确极氪主攻高阶、吉利汽车主攻低阶的智驾路线。2024Q4设置整合小组,由极氪副总裁陈奇担任组长,整合吉利体系内部智驾团队,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极氪智驾团队汇聚了华为系、沃尔沃系等人才,中央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由百度系郭阳负责,路特斯机器人与Momenta成立合资公司并已获得定点项目。 

- 成立合资公司:2025年3月,吉利与千里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千里智驾,吉利、重庆迈驰、千里合伙各占比30%,路特斯占比5%。合资公司整合各方优势,成为吉利重要合作伙伴,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技术方案多样:2025年3月举办千里浩瀚安全高阶智能驾驶发布会,将智驾方案划分为5个版本。银河2025Q2末Q3初全面搭载H3系统,今年推出搭载H7系统的旗舰产品;极氪和领克品牌主要搭载H7和H9系统。H7方案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多种复杂场景通行和车泊代驾充电服务;H9方案为L3级,配备5个激光雷达,使用Thor2芯片,算力达1400TOPS,极氪9X光辉将率先搭载 。 

3.长城 

- 算力与数据积累:截至2025年2月,长城九州超算中心总算力3EFLOPS,预计25年保底5 - 6EFLOPS,目前积累数据900w Clips,为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提供支持。 

- 技术方案分层:长城算力平台分为三档。低算力平台采用J6M/TI(升级后)方案,无激光雷达,10万及以上车型开始普及,具备高速无图NOA能力和城市记忆行车功能,自研算法预计26年上车;中算力平台为单OrinX + 1激光雷达方案,已在蓝山搭载,实现无图NOA;高算力平台采用Thor芯片,将在下一代魏品牌和坦克品牌上市时搭载 。

- 合作拓展:在算法供应商选择上,长城积极拓展外部供应商。除内部的毫末智行外,2024年3月引入元戎启行,8月魏牌新蓝山上市时搭载其无图城区NOA功能(两段式)。元戎预计在2025Q1发布车位到车位功能并向种子用户释放,还将基于英伟达下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Thor开发新的VLA模型,预计2025年发布。此外,大疆卓驭的方案应用于中低端车型,使用TI/J6E芯片。 

4.长安

- 组织架构与技术路线:长安智驾系统采用方案采购(华为) + 智驾自研(长安智驾)两条路线。阿维塔坚持华为方案,深蓝部分车型中高配上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支持高速NOA),部分车型搭载华为高阶版(城市NOA)。长安智驾自研团队在2023年下半年引入陶吉等进行方案开发,目前高阶平台可实现高速NOA,低阶平台预计25Q1实现高速NOA,具备城市NOA功能的“端到端”高阶智驾方案计划于2025年内落地。 

- 分品牌策略:分品牌来看,长安主要新能源品牌均采用多种智驾方案。启源序列中,E07低配车型未搭载智驾方案,25万元起的配置搭载长安智驾可实现高速NOA,实现城市NOA需购买2.8万元选装包,2025年上市的全新产品将覆盖不同场景智驾功能。深蓝智驾方案分为三档,包括自研的DEEPAL AD PRO(预计2025Q1升级高速NOA)、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和华为乾崑智驾ADS高阶版。阿维塔智驾方案分为仅支持高速NOA和支持城市NOA两档,差价2万元。 

5.特斯拉 

- OTA迭代历程:特斯拉OTA历经多个阶段。2014 - 2020年为Autopilot阶段,初步实现高速与城市NOA;2021 - 2022年进入FSD V9 - V10阶段,采用纯视觉自动辅助驾驶技术路线;2023年的FSD V11阶段,占用网络上车,优化恶劣条件感知和智驾细节;2024年的FSD V12 - V13阶段,首次采用端到端技术,行驶逻辑更加拟人化 。 

- 技术路线优势:坚持纯视觉路线,全球领先。2025年核心看点包括V13(基于HW5.0硬件)、Robotaxi在北美运行以及FSD入华。其硬件和软件不断迭代,通过BEV + Transformer架构实现自动标注落地,提升感知和规控能力,利用海量数据在云端进行无监督标注和仿真训练,驱动大模型发展。 

6.华为

- 供给端策略:华为的“智驾平权”体现在供给端向智驾车型收敛。以问界为例,2024年11月起,交强险口径问界M5/M9高阶智驾(MAX及以上,实现城区NCA)渗透率已达100%,主要由于车型供给全高阶智驾配置,问界M7 pro版本销量占比逐渐减少。 

- 技术路线并行:在激光雷达和视觉智驾之争中,华为选择双轨并行。激光雷达方案方面,认为其在复杂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感知优势,如尊界S800搭载4颗激光雷达,且强调激光雷达与算力算法需高度适配。视觉方案方面,ADS SE采用视觉技术路线,作为中低端车型标配,在高速和结构化道路场景中得到充分验证。 

- 架构与功能迭代:华为ADS智驾系统(带激光雷达)历经三次迭代。2021 - 2023年,BEV + GOD支持感知端大模型化,实现感知维度端到端,支持无图模式城市NCA加速开放;2024年重磅迭代模块化端到端,覆盖感知及规控环节,全场景贯通。OTA功能也历经三个阶段,从高速推进、城区试点,到城区NCA开城,再到优化城区NCA体验,陆续开放环岛等限制性城区场景,2024年12月实现“车位到车位”智驾功能。 

- 赋能车企合作:通过“技术分层 + 生态整合”双轮驱动,以智选车(鸿蒙智行)、HI模式、零部件供应全面赋能车企,覆盖从百万豪车到大众市场的全价格带。智选车模式中华为主导产品定义等全链条;HI模式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企保留品牌主导权;零部件供应模式下,车企按需采购华为的模块化产品。 

7.小鹏

- 团队架构重组:智驾团队全面重组,原总负责人吴新宙离职,李力耘内部提拔接任,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加入。技术开发部精细化分工,聚焦AI,划分为AI端到端、AI应用及AI能效三大方向。 

- 硬件自研成果:自研AI鹰眼视觉方案实现50%的降本空间,减少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数量,降低单车传感器成本。自主设计的智驾芯片“图灵”于2024年8月流片成功,专为自动驾驶大模型定制化设计,算力约750TOPS,采用40核处理器等先进设计,在BOM成本、软硬适配、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打造竞争优势。 

- 软件迭代升级:软件从模块化向端到端演进,Xpilot/XNGP/XNGP + 迭代围绕增加learning - base使用率、端到端全覆盖目标。XNGP落地BEV + Transformer架构实现感知维度端到端,规控环节逐步引入learning - base;2024年XNGP +在rule - base基础上实现感知 

- 规控模块化端到端XBrain。Xbrain融合高精度纯视觉占据网络,实现动/静态BEV、占据网络三网合一,基于神经网络的XPlanner可生成最佳运动轨迹。 

- 功能迭代发展:OTA功能历经四个阶段。2019年为LCC阶段,推进简单巡航功能落地和智能泊车场景优化;2020 - 2022年是高速NGP阶段,推出高速NGP,提升辅助领航能力;2023年为城市NGP开城阶段,陆续开通城市NGP并向无图化转变;2024年进入城市NGP体验优化阶段,实现城市NGP全国覆盖,落地多种复杂场景功能 。 

- 未来规划明确:提出“端到端四部曲”。第一步实现城区智驾100%无图覆盖,三网合一,端到端量产;第二步轻雷达、轻地图,加持AI鹰眼视觉方案,实现门到门智驾;第三步提升云端大模型参数量,实现类L3智驾体验,百公里接管次数<1;第四步在部分低速场景实现人不在驾驶位开车,解决99%Corner Case,推出Robotaxi。 

来源:智驾社

« 上一页 2/33 下一页 »
评论 0
同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