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箱式动态冲击 (转换时间3-15s)

4.4
温湿循环试验
1.试验目的:模拟部件在汽车工作期间由于空气湿度高而形成的温度交变循环下的热负荷(包括霜冻)。是为了保证部件耐抗湿热的稳定性。
2.试验机理:湿热的腐蚀作用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酸、碱性杂质,或由于产品表面附着如焊渣、汗渍等污染物质而引起间接的化学和电化学腐蚀作用。同时由于水分的吸收、扩散、凝聚作用,使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下降,从而产生漏电流。也引起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变化,如体膨胀、机械强度降低等
3.技术指标:相对湿度,温度,温度变化速率,试验时长,是否通电(通电时长)
4.试验注意项:
①湿度控制是否准确(试验曲线)
②试验过程中不能开箱
③低温阶段是否凝露
④循环开始前,样品应该室温无载存放24h
5.常见曲线:



①在温度下降时,前15min不能低于90%,其余时间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5%。
②在温度下降时,相对湿度不能低于80%,且降温速率无特别要求。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严酷度:
10次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每次循环为24h。在头9次循环的任何5次循环期间,试验样品暴露于湿热分循环之后,应进入低温循环。头9次循环中其余的4次循环应不包括低温。


4.5
恒定湿热耐久试验
1.试验目的: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运输,储存和使用的条件下的功能可靠性
2.试验机理:湿热的腐蚀作用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酸、碱性杂质,或由于产品表面附着如焊渣、汗渍等污染物质而引起间接的化学和电化学腐蚀作用。同时由于水分的吸收、扩散、凝聚作用,使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下降,从而产生漏电流。也引起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变化,如体膨胀、机械强度降低等
3.技术指标:相对湿度,温度,温度变化速率,试验时长,是否通电(通电时长)
4.试验注意项:
①湿度控制是否准确(试验曲线)
②试验过程中不能开箱
5.常见试验值:
双85,1000h (FCC)
60℃,90±5%,240h (SGMW)
40℃,93±3%,504h (SAIC)
5.Lawson模型——恒定湿热时间计算模型



6. 示例:仪表,设计年限15年


4.6
温度耐久试验
1.试验目的:模拟在汽车使用寿命期间,元件的热负荷。如扩散,迁移和氧化引起的故障有关的元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2.试验机理:高温环境会产生热效应,使部件发生软化、膨胀蒸发、气化、龟裂、溶融及老化等现象,而对应的汽车将会出现机械故障、润滑密封失效、电路系统绝缘不良、机械的应力增加及强度减弱等故障。
3.技术指标:温度,时间,工作状态
4.试验注意项:
①工作状态(是否是最大输出状态)
②是否为散热样件
③元件最大承载温度与时长
5.常见实验值:85℃/1000h
温度耐久时间计算:
高温耐力测试寿命测试的测试持续时间的计算建立在温度谱百分比的基础上。



05
机械力学测试
振动试验
正弦振动
随机振动
机械冲击试验
半正弦波冲击
三角形波冲击
方形波冲击
碰撞试验
半正弦波
稳态加速度试验
跌落试验
自由跌落试验
重复自由跌落试验



冲击试验台

碰撞试验台

03
跌落试验台
来源:汽车零部件实验